媽媽菁偷偷告訴大家一個學好英語的秘密武器:濾網。
濾網? 有沒有搞錯? 濾網和學英語有啥關係?
先說一個故事, 或者笑話吧!
我在美國讀研究所時,上美式餐廳吃飯時總有一個大困擾,就是當服務生來「報告」當天的每日濃湯和沙拉醬種類時,我一個字兒也聽不懂。(各位現在可能覺得這些東西很普遍,因為現在在台灣美食主義當道,大家可以很容易取得相關資訊,但在我那個年代,可不是這麼一回事。)更可怕的是通常你都要在聽他們呱啦呱啦之後,馬上做出決定。
我因為聽不懂而緊張,更因為聽不懂而焦慮。但由於本小姐是英文系畢業的,又怕在男朋友面前沒面子,於是想出一個「妙計」:就是每次在服務生呱啦呱啦完後,我就用數字來解救自己;我會裝得很從容地說「第一種聽起來不錯」、「我今天想試試你剛才說的第二種」,然後就等著我所點的「驚喜」一道道地上桌。
當時,在課程中我正學到一個專業術語,叫做「affective filter」– 情緒濾網。
它的意思是,每個人在學習時都有一張無形的情緒濾網;情緒濾網越高,能學進來的東西越少,情緒濾網越低,能學進來的東西越多。緊張、不安、沮喪等負面情緒會讓情緒濾網升高;快樂、輕鬆、自在等正面情緒則有助降低情緒濾網。
頓時,我豁然開朗。我了解自己在餐廳裡時之所以無法順利完成點餐,就是我的情緒濾網在作祟。因為我焦慮緊張,情緒濾網一升高,就連原先會的單字可能都聽不進去;既使有我不會的單字,我也可以用很多種方式詢問那些選項的內容和差異:例如問哪一種沙拉醬比較清淡 (light 這個字我總會吧)、哪種湯裡有蔬菜 (vegetable 這個字我也很熟)。
這個重大的「發現」和體驗,深深地影響了我日後的教學風格。上課時,「降低學生的情緒濾網」變成我很重要的教學目標。我不會在每一堂課玩有輸贏的比賽遊戲,讓比較內向的孩子情緒濾網升高;更會仔細觀察每個學生情緒濾網的高低變化調整我的教學方式。
把同樣的原則放在自己孩子學英語這件事上,我也實施得很徹底。
我盡量讓孩子在比較「歡樂」、「愉悅」的情境下碰觸英語,而且不勉強她們要在任何「規定」下接觸英語。
很多媽媽跟我分享孩子在學校或補習班英語學習的問題或瓶頸,我「問診」的第一個關鍵議題就是學習的情緒濾網。而且偷偷告訴大家,這個切入點幾乎百發百中,只是很多家長也因為緊張或煩惱過頭而忘了這個最根源的「開關」。
要孩子把英語學好,當然要把他的學習機制打開,而降低學習濾網是確保學習機制保持在「ON」的最佳絕招。
當然,你也可以用這個「專業觀點」去觀察孩子的英語教師,如有很嚴重的問題,不妨也可以針對這個部份和老師討論。
下次你想在家中和孩子來個英語互動時,別忘了先確認他們的情緒濾網是處在「low (低)」的狀態下。試試看,你會發現這張神秘的濾網好處多多,能輕鬆地讓孩的的英語學習事半功倍、很好用喲!
作者簡介|媽媽菁(陳郁菁 Tina)
- 有兩個寶貝女兒的幸福媽咪
- 現為大學英語教學系講師
- 美國麻州州立大學教育碩士
- 擁有 20 多年兒童暨成人英語教學經驗